親愛的同學們,
感謝各位對於這門課的興趣,2021年九月秋季班我們第一次開設這門跨領域的課程,這門課的兩位授課老師, 韶曼老師是律師也是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學者,偉棻老師是工程師也是擁有電資領域背景的學者,兩位老師嘗試合開這門課, 是為了因應在人工智慧引領風騷的趨勢下,能對跨領域的學習與應用,特別是聊天機器人的相關問題與知識, 有全新的視野與探究問題的技能與方式。 為了協助各位更了解這門課程是不是適合你,這封信會針對我們開課的相關資訊、課程設計的方式、課程的要求與我們想招收的學生做一些說明。這門課是大學與碩士班均可以選修的課程,當你決定來修這門課的時候,請認真思考你修課的目的是否與我們課程設計的核心概念相符合,我們希望把所有的教學資源用於協助真正需要的同學,也期待與各位同學共同體驗跨領域課程的樂趣,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夥伴們碰撞出不同的火花。
開課相關資訊
這門課是敏求智慧學院AI Robotics Program 所提供的一門課程,分成兩個模組:
每一個模組是1.5學分,修課同學必須同時選修兩個模組,方能取得三學分。若大學部同學選修本課,將來上研究所時,根據該研究所的系所規定,可能有機會能折抵研究所學分。
課程設計的方式
我們的課程每週分兩階段進行,第一階段9:10–10:30am 由韶曼老師進行主題教學,第二階段10:40–12:00pm 由偉棻老師進行實作教學。
- 主題教學
這門課的主題教學主要著重在理解聊天機器人的社會應用,並思考設計與部署聊天機器人的每一環節,相關的社會議題與重要價值。本課程希望能作為跨域思考的起點,整合多元價值注入機器人的研發應用。
2. 實作教學
這門課的實作教學目的有以下幾個:
- 讓同學熟悉軟體開發的工具與套件
- 讓同學熟悉AI 模型的訓練與推論
- 讓同學熟悉AI 應用裡的software pipeline 建構的方式
- 讓同學透過Linebot 的框架實作聊天機器人的各項議題與應用
我們會介紹很多在業界工作時,常用的工具軟體與開發流程,以及暸解一個聊天機器人的建構過程中, 對於軟硬體的基本需求為何。
3. Lab
這學期我們特別針對這門課程,設計了聊天機器人的實作課程,讓同學在理論學習之外,能有親自動手的機會,練習一些有趣的工程實作,這些Lab 的難度並不高,但是需要花時間練習跟理解,7個Lab 的時程如下:
- Lab0 — Introduction (Week 1)
- Lab1 — Python programming and gitlab practice (week 2)
- Lab2 — Linebot Overview (week3)
- Lab3 — Introduction to Text Mining (Week 4)
- Lab4 — Basic NLP (Week 5)
- Lab5 —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of Text (Week6)
- Lab6 — BERT based QA models (week7)
- Lab7 — Put It all Together (week8)
這些Lab 是為了讓同學能融合上課時的理論教學於實作練習上,當同學要針對final project 做提案時,藉由這些lab 的練習能更清楚知道怎麼對特定議題與應用進行實作的探討與研究。
4. Invited Speaker
每學期我們都希望至少安排兩次特別來賓的演講,邀請的清單會在演講時間接近時公告,我們希望透過這些來賓,跟大家介紹外面業界的現狀與給同學一些學習求職的建議。
5. Final Project
這門課程我們沒有期末考,有一半的成績是期末專題相關,期末專題可以以個人或分組的方式進行,主題是聊天機器人的相關應用,這學期的期末專題,我們會在最後一次上課,做一次期末專題展示嘉年華,確切的日期,屆時老師會邀請與會來賓來看展並且幫大家打分數。通常期末展演的產出包含下面幾部分
- 介紹影片 1–5 分鐘
- 現場實際作品Demo
- 投影片解釋背後的細節
- 可以被重現作品的程式碼
展演的形式我們會試疫情狀況來決定
選課的要求
這門課我們不點名,但是我們著重各種形式的課程參與,鼓勵大家提問跟參與討論,每週的作業與Lab預計是3小時的loading,基本的評分標準如下:
- Lab/Homework 35%
- Class Participation 20%
- Project 45% (10% for proposal, 35% for final presentation)
整體來說,你要在這門課及格的基礎是作業、Lab 與project 要做到基本的要求,要有更高分數的方法如下:
- 作業、lab 與期末專題 能完成即有60分
2. 達到60 分的標準後,如果課程參與度或project 的分數跟quality 能高於平均,你的分數就有80 分。
3. 如果你的final project 表現能在top 25% ,或是 你的課程討論參與度很踴躍你的分數就會有機會上90分
期末時如果成績與你的預期有落差,老師會開放extra bonus points ,有一些同學為了爭取更好的分數,可以選擇提案加分的方式
這門課的評分標準設計,是希望同學能付出時間與努力來學到該學習的內容,教學團隊不只不希望為難同學,更希望幫助同學透過自己的努力爭取高分,而且每個人事實上只要願意花時間努力,都有高分的機會。
你是否適合修這門課的建議
以下類型的同學,我們會建議不要來選修這門課:
- 只是為了湊學分的同學
- 除了上課,沒有時間寫作業跟做final project 的同學
- 會想翹課的同學
依據老師過去的經驗,同學可能會有一些錯誤的想像:
- 修這麼課不太需要花時間 — 實際狀況是每週要花大約3–6小時,Final project 有很多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。
- 修這門課花太多時間 — 雖然Lab/Homewok 看起來很多事情,但是因為教學團隊做了很多設計,如果同學遵循我們的建議,實際上工作量並不大,如果你不來上課,或是都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,又或者沒有遵循教學團隊的建議,你很可能會事倍功半,耗費非常多時間。
- 神隊友永在 — 雖然final project 我們會分組,但是評分部分是依據你的個人表現與貢獻來評分的,所有人都應該在final project 裡扮演一部分的角色,有自己的貢獻。